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应用技术研究所简介

发布者:产学研发布时间:2024-11-01浏览次数:10

一、研究机构概况

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应用技术研究成立于2024年,依托于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双一流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主要从事信息多源感知、图像识别与智能处理方向相关研究与技术开发。研究所持续服务地方经济和产学研融合发展,近年来研究所同企业和专家广泛联系,获批建设江苏省校企研究生工作站三个,获批江苏省产业教授(研究生导师类)2名,共同开展研究生的企业实践和项目开发;密切联系地方企业发展,建立南邮-裕太微以太网传输芯片研发中心,同企业共同攻克以太网传输芯片科研难题;目前研究所初具规模,拥有教授2名、副教授1名,研究生三十余名,有一定研发实力,承接并完成高质量产学研项目十余项。

二、研发团队

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应用技术研究汇聚国内外一流科技人才,研究人员主要包括来自南京邮电大学和企业专家等组成的交叉前沿研究团体。

研究所现有核心成员3名,分别为孙科学教授徐荣青教授和王艳副教授,现有硕士研究生30余名。

所长:孙科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IEEE会员,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专家南邮-裕太微以太网传输芯片研发中心主任,2021-2023担任苏州市高新区科创局副局长(挂职),苏州高新区科技顾问长期从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系统、FPGA技术与应用、通信电子线路、光电信息材料与声学器件、智能信息处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企业横向课题十余项;出版专著一部、教材七部;授权发明专利二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副所长:徐荣青,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新型传感器的研制及性能测试工作,目前主要从事基于机器视觉与柔性触觉的人工智能的研究,主持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等企委托的横向项目等。

核心成员:王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压电薄膜材料与相关声学器件主要包括新型压电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新型声学传感器的研制以及相关声学实时测试系统的设计和性能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南京邮电大学引进人才基金项目各一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

三、研发方向

1)信息多源感知与智能处理方向

负责人为孙科学教授徐荣青教授

主要研究内容:主要从事电子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与通信软件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及其应用以及通信工程领域的相关研究,同时围绕光电信息材料和神经形态电路开展研究。主要进行多源信息感知与处理的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包括信息感知的新方法研究、基于新材料与新型结构传感器的研制、基于视觉与触觉信息融合的目标分类识别技术、基于稀疏编码具有深度学习功能的控制算法研究等。

应用前景:该方向的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智能皮肤、机器人、物联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

(2)图像识别与智能处理方向

负责人为孙科学教授王艳副教授

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深度整合新型图像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和嵌入式系统的技术优势赋能移动设备,为客户提供创新、轻量级的移动设备AI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AI识别技术图像处理系统可根据用户特征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场景的图像处理需求。

应用前景:人工智能AI识别技术图像处理系统以其智能识别、实时处理、数据驱动、个性化服务和智能制造等实践与探索,展示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显著成效。随着研究所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人工智能AI识别技术图像处理系统将继续发挥其优势,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服务。

(3)高速以太网信道均衡关键技术及自主芯片研发和应用

负责人为孙科学教授王艳副教授

研发高速以太网数字并行均衡技术相关以太网芯片,提升数字通信芯片的产品竞争力

应用前景:该方向的研究成果可应用于车载通信系统、机器人、物联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价值。

四、代表性成果

1、在柔性传感器相关方向,目前已完成基于石墨烯导电填料压阻型触觉传感器、基于CVD三维石墨烯柔性触觉传感器、基于水热法制备的三维石墨烯触觉传感器、基于冰模板法及海绵模板法制备的三维石墨烯触觉传感器、MXene/rGO复合泡沫基柔性触觉传感器、基于激光直写技术的三维石墨烯触觉传感器、多孔CCTO/rGO/PDMS泡沫弹性和透气性的电极复合制备成具有透气性的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基于双尺度微孔结构的高灵敏度柔性电容式触觉传感器等压阻、压容八类柔性触觉传感器的研发。

2、图像识别与智能处理方面,对深度学习网络进行结构优化,并利用ZYNQARM等嵌入式平台体积小、功耗低与异构计算的特性,设计了对应的硬件加速模块,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已完成基于ZYNQARM嵌入式平台和深度学习算法的二维码识别系统、带钢表面缺陷识别系统、交通标志识别系统、眼球跟踪系统等图像智能处理系统。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孙科学

联系电话:18951801970

E-MAIL:sunkx@njupt.edu.cn